所在位置: 首页» 科研进展
美国物理联合会AIP官网报道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汪伟平、杨赛霓和系统科学学院樊京芳等对COVID-19 封锁措施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研究的新进展。随着冠状病毒(COVID-19)大流行席卷全球,许多国家实施了严格的封锁政策以阻止疾病的传播。这些政策减少了人类的流动性,特别是限制了交通活动,本应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然而,在 COVID-19 封锁期间,中国城市地区的整体空气质量并未得到改善。此外,随着世界因放宽行动限制而逐渐重新开放,一些亚洲城市的空气质量在恶化,如印度城市的空气质量较之2019年以前更差。该研究试图深度理解如何解释这些违反直觉的发现,并指出污染物的跨区域传播为其潜在的驱动因素。
图一 美国物理联合会AIP官网对该研究及其研究团队的采访报道
论文通讯作者,系统科学学院樊京芳教授表示空气污染是一个典型的‘共同治理’问题,疫情的影响,导致各城市纷纷出台不同的限行政策,自然形成了一个对照实验,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转向加权气候网络框架,使用 2019 年的大流行前数据和2020年的数据将每个城市建模为一个节点,最终构建了一个包含不同区域、疫情应对阶段和爆发级别的两层网络。
图二 研究分析框架
疫情发生后,周边交通状况影响了京津冀、成渝经济圈和华中地区的空气质量。随着城市在控制病毒方面取得初步进展,污染趋于达到顶峰。在此期间,京津冀和华中地区的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然而,随着武汉和湖北出境交通管制措施的解除,京津冀再次出现飙升。
论文主要合作者,来自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杨赛霓教授指出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受其他城市的影响更大,这与一般认为的大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是由自身条件如交通拥堵情况造成的相反。
第一作者,来自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汪伟平副教授指出,希望团队的工作能够启发其他跨学科团队探索环境科学问题的独特方法。未来团队也将寻求以更高程度的交通排放细节来改进他们的模型。
共同通讯作者,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营娜助理研究员表明,我们的研究发现是要改善空气污染,不仅需要改善和减少我们自己的城市交通,增加绿色出行,还需要周边城市的共同努力,每个人在公共治理中都很重要。
该工作以“Network approach reveals the spatiotemporal influence of traffic to air pollution under the COVID-19”为题发表在应用数学与统计物理交叉性著名期刊Chaos, 32, 041106 (2022); https://doi.org/10.1063/5.0087844上,并被同时选为Fast Track、Featured和Press Release文章。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汪伟平副教授、杨赛霓教授分别为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营娜助理研究员和系统科学学院樊京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此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01018,12135003)和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