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所在位置: 首页» 科研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杨赛霓教授团队在风险管理领域国际顶刊《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发表研究长文阐述我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成效
发布时间:2022-11-13     浏览量:

微信图片_20221113103320.png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是我国基层减灾的一项重要持续性工作。这主要得益于国家近二十年间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明确了中国每个五年期间的示范社区建设目标。该项目受到汶川地震等灾害给基层减灾带来的巨大激励作用截至2021年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总数超过13000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基层减灾项目这么大量的示范社区到底示范效益如何?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杨赛霓教授团队在风险管理领域国际顶刊《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发表研究长文,第一次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分析与探索,以期为后续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时限为2008-2018在县级层面,2858个县中约有87%的县有一个以上的示范社区。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的结果显示,该项目在一个地区的持续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其周边地区示范社区的发展同时,示范社区项目产生了明显的减灾效益但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示范社区的县人口因灾损失率有示范社区的县的1.16倍,而经济因灾损失率1.25倍。示范社区数量低于平均水平的县人口因灾损失率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县的2.1倍,经济因灾损失率约为1.5倍。在核心区的灾损率均值与农村组均值的人口和经济因灾损失率之显著小于1,表明城市地区的示范社区比农村地区的示范社区有更的减灾效益。然而,若加入城镇化地区的灾损率,城市地区的因灾损失率开始高于农村地区。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建区边缘快速扩张,人口和资产分布集中,但相应的基础设施水平和治理能力却无法匹配这一过程中不断增长的需求,造成了灾害风险增加而设防水平跟不上的局面,导致高的灾害损失。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项目已被量化证实具有明显的示范效益和减灾效益。同时也应注意到其发展过程的动态变化、实施效果的区域差异、以及多重因素的复合影响。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的广泛开展与不断深入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应充分认识到减灾示范社区的关键作用与长期效益。特别是对于灾害高风险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其减灾示范社区的建设需求更为迫切,相应的配套措施与资金投入缺口也相对更大,有必要提供不同程度的政策倾斜,尽可能补齐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短板。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risa.14043